手机版 悲声载道网
问题不在于超越,而在于儒家一方面提倡人的内在价值和自我超越,另方面却把人的价值仅仅归结为道德价值,把自我超越仅仅归结为道德本体的实现。
因此,要把人看成目的,而不是工具,更不能当作工具去使用。二是功利境界,有了自觉,但一切为个人功利打算,目光短浅。
无论是建造企业文化,还是树立企业家的人格形象,都不能离开自身的文化背景。比如纳税人必须纳税,这是法律上的义务。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,使人类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形势。在中国哲学看来,人有怎样的境界,就有怎样的形象,境界不同,形象就不同。但是,在更深层次,中国哲学也重视个体,重视个人的德性主体、道德尊严、情感和意志自由。
有远见的企业家和政治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,并且开始发展生态企业。他是一位自由商人,不是后来的官商。这同参赞化育之说是一致的。
这绝不意味着熊十力抱着传统不放,与时代潮流开玩笑,而是说明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。[14] 熊十力:《体用论》,第173页。易言之,本体流行,无有穷尽,无有停滞而已。人之外无天,故完成天道,宏大天道惟在乎人之自成其能耳。
三、万物一体的生命关怀 返己之学是熊十力生命哲学的根本方法,其目的是返回到心灵本身,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。对于心、物两方面,有畸重心而祗求明心、治心,竟不甚措意于物,遂至排斥知识者,古代为道之学大多数属于此派。
这是非常可怕的景象,等于自毁生命。心、物非异体而不可分割,这是最高原则[73],应当在这一最高原则之下解决明心、治心与明物、治物的关系问题。[39] 熊十力:《体用论》,第232页。既是主观的,又是客观的、普遍的。
宋明儒以仁为本体,甚失孔子之旨。熊十力的观点则完全相反: 1.本体是复杂的,而不是单纯的。万物的生命创造是真实的,是以本体为根源的,而本体不是别的,就是万物的生命创造本身,亦即现象的自身。唯其如此,人才是主体。
[9] 熊十力:《体用论》,第148页。人之所以为尊,就在于惟人独能努力实现生命、心灵之一切德用,此人道所以尊也。
人的德性即仁心的实现,就是与万物共休戚而不是伤害万物,与万物真正成为一体而不是相敌对。因此,即使是从本体与现象的关系来说,熊十力除了肯定本体是根源之外,更强调现象即功用、功能的意义和作用。
[54] 熊十力:《体用论》,第198页。怀特海哲学的根本特征是过程即实在,实在即过程,整个宇宙是由各种实际存在物相互联系、相互包含而形成的有机系统,世界是活生生的、有生命的机体,处于永恒的创造和进化过程之中[24]。[10] 他在谈到他的为学三变时说,他最后变为穷原之学,深悟、深信万有之实体即万有自身,实体决不是潜隐于万有背后,或超越乎万有之上,亦决不是恒常不变、离物独存[11],实体举其自身全变成功用,即功用以外无有独存的实体。[53] 熊十力:《体用论》,第182页。总之,宇宙是生生不已的大流,决不是用静态的实体论所能说明的。他明确指出:男女之爱,人道之基也。
[88]万物各各自主,亦复彼此平等互助犹如一体,此人道之极则,治化之隆轨也。熊十力的天人不二与冯友兰的天地境界,都有某种超现代的生态学意义,真所谓殊途而同归。
[58] 在这三方面的作用之中,熊十力似乎更重视志的方面,特别是自由意志。[41] 熊十力:《体用论》,第266页。
[25] 熊十力:《体用论》,第62页。精神不是独立的实体,物质也不是独立的实体,二者皆实体所固有也[36]。
这里所说的外王,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和唤起人民的自主意识,但是总体来说,熊十力哲学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是,提高人的主体意识特别是德性意识,更加关心生命,与自然界和谐相处。[48] 熊十力:《体用论》,第494页。[2] 我们说熊十力哲学是本体论哲学,就是据此而言的。[55] 生命整体并不是将个体混然揉作一团,消除其个性特征,而是保持其各自的个性特征。
[38] 认为哲学的任务在解决宇宙人生大问题,这一点同冯友兰是一致的。将仁解释成用,既能说明其体用不二的特点,又能说明仁的生命活力及其现实作用,仁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与行为之中。
这种天赋德性说,就是天人不二之说。这其间的关系非常复杂,但是,以人的利益为中心,还是以敦仁为中心,二者则是有原则区别的,可以说有毫厘千里之差。
[75] 这里所说的智慧就不仅是道德直觉,而且指格物求知之学即科学认识。熊十力、冯友兰二人从事哲学创造的途径和方法不同,但是,只要深入探寻二人的思想轨迹,就会发现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一起了。
如果说,本体问题是熊十力哲学的基本前提,那么,心灵问题就是熊十力哲学的实质内容。在返己、克己这一点上,儒家与道、佛是共同的,可说是兼有二氏之长。[63] 古代儒家,也是肯定饮食男女的,但是以男女爱情为人道之基,显然有现代自由恋爱的意思。[70] 这也是熊十力的宿愿。
古今言心灵作用者,都分为知情意三方面。万物一体说是反人类中心主义的,即反对以人类的利益为唯一尺度和标准,去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。
宗教家迷信天地生万物、创世界,即以万物为天地造作之玩具,万物自身无生命,莫能自主,不获自在。[67] 熊十力:《体用论》,第287页。
[12] 熊十力:《体用论》,第574页。但天道是靠人去完成,天德是靠人去实现,其所以能够完成、实现,就在于生生不已之天德赋予人而为生生之德。
Copyright (c) 2018-现在 XML地图html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. 这说明人类的社会文明是从自然界按其有序的过程产生出来的,这既不是偶然的,也不是机械决定论的。SMS接码-实卡接码平台 企业网站源码 pbootcms教程 八戒站长 空间域名 海纳吧 三合一建站 多城市分站1